【網絡保安資訊】內部疏忽竟成洩漏破口?如何立穩固防線減少洩密
- AVANT Marketing
- 2 days ago
- 2 min read

企業最大的網絡安全風險可能是來自內部?最新《2025年組織資料安全調查》丟出一枚震撼彈:過去18個月,77%企業因內部人員相關事故釀成資料外洩災難。當中49%源於員工疏忽,僅16%涉及惡意。事件反映傳統資料外洩防護工具(DLP)已跟不上內部風險的狂飆突進。
代價慘烈:百萬美元瞬間蒸發
資料外洩讓企業付出嚴重代價。調查發現45%企業財務受損,43%企業聲譽受損,39%企業曾面對營運停擺,36%企業吃上官司,29%企業因此失去核心IP。財務上的損失更是嚇人,76%企業最嚴重損失超過10萬美元,41%達到百萬至千萬級,當中9%更是直衝千萬以上。
盲點大爆發:72%看不見員工在幹嘛
什麼原因導致防線崩潰?72%的組織承認「可視性不足」,內部IT團隊無法追蹤端點、雲端或AI工具裡的敏感資料流向。銷售匯出客戶清單、醫護查病歷,這些日常操作竟成隱形炸彈。
如何建立穩固防線減少洩密?
1. 建立「第一天」可視性
針對企業網絡和系統設立即時監測DLP工具,對網絡流量或系統存取進行記錄和監測,工具應支援新設備即插即用,散卻複雜的預先設定。
2. 監控使用者行為模式
偵測工具除了基本的違規偵測之外,亦需要識別異於正常使用模式的行為,包括存取頻率、時間點與方法,掌握行為脈絡。
3. 關聯身份、存取與活動
利用監測工具連結使用者身份、資料存取模式與情境風險訊號,區分日常操作與高風險行為,實現精準回應並減少誤報。
4. 保護完整資料路徑
電子郵件已非主要外洩途徑,僅12%的組織認為已為AI風險做好準備。DLP工具必須追蹤資料在個人雲端、SaaS應用或未受管控端點的所有流動路徑。
網絡安全投資的回報
許多管理者可能擔心網絡安全投資的成本,但與數據洩露的後果相比,這筆開支顯得微不足道。全球企業因網絡攻擊平均損失高達數百萬美元,而有效的安全措施能將風險降至最低。此外,強大的網絡安全防護還能提升客戶信任度,應對他們對數據安全日益提高的期望。
AVANT擁有為過百間中小企提供網絡保安服務的豐富經驗,我們的IT團隊致力為客戶提供全面網絡風險分析,度身訂造數據安全防護措施方案,應付突發及嚴峻的網絡安全風險挑戰。
AVANT提供24/7 即時網絡支援、第三方系統安全風險評估、定期評核及更新等服務,不僅能應對當前的網路威脅,更能為企業預先佈局,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。
如希望瞭解更多資訊安全防護機制方案,歡迎致電2177 1177 或電郵至 marketing@avant-i.com.hk聯絡我們的專家了解更多詳情。






Comments